蔡清彥:讓年輕人有機會 要改善創投環境 2014.05.15 04:18 am

【聯合報╱記者林毅璋整理】
創新創業過去30年,曾帶領台灣產業由勞力密集,提升為技術密集,未來仍是台灣經濟進一步轉型關鍵。改善創投環境,讓創投引入資金與技術,才能讓年輕人有創業機會。

1880年左右,愛迪生(Thomas Edison)發明燈泡就能造福世人;1915年後,創新模式演變為企業創新,P&G(寶鹼)公司發明很多清潔用品、電池與免洗尿布。1970年後,全球創新模式改由創投資金啟動,包括YouTube、PayPal與Google在內,創投資金的支持,在網路創業扮演重要角色。高科技產業的破壞性創新,讓美國在全球經祭取得持續領先地位。

回顧國內狀況,創投在2000年投資金額還有308億元,其中,種子期和創建期的早期投資,就占了125億元。但到2011年時,創投投資金額只剩65億元,投資在早期投資部分,更僅有9億元,創投業進入低潮期。

發展高科技新創事業,必須借重人才、技術、市場與資金,打造出完整的新創體系,但台灣新創事業資金取得困難,連工研院技術這麼先進,在找尋資金上也遇到很多困難。

政府也發現問題所在,設立創櫃板,國發基金也成立天使基金,支持新創事業,不過,新創事業在技術入股緩扣所得稅、研發替代役、國際人才引進,與公司控制權模式與國際接軌等議題,仍有待法規鬆綁。

產業轉型關鍵在技術,但技術不是說有就有,需要長期經營,目前學術界雖有技術研發,但僅止於發表論文,政府提供經費補助學術機構研究,卻無法跨越從技術到量產這段「死亡之谷」。

很多新領域,廠商可能對新技術不熟悉,擔心可能有風險,而不願接受技轉。工研院目前做的,就是落實創新技術商品化,假如業界願意接,就技轉;不願意,就自設新創公司。工研院現在鼓勵創業文化,新創事業從2011年開始的4家,逐年成長至去年的9家,今年則上看10至15家。

過去是時代造英雄,政府昔日提供經費、土地與人才給業者,但現在時空環境不同,國內年輕人具備熱情、創新與創業精神,是可貴人才,科技大老們應給予機會,提供資金協助並指導年輕人創業,年輕人有機會,台灣也才有機會。

(本文由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口述)

原文連結:http://udn.com/NEWS/FINANCE/FIN1/8676430.shtml


Comment:
台灣目前較欠缺的是年輕人創業的精神。
過去在電子業努力創業的人,年紀逐漸老邁,賺得錢僅做理財(投資房地產、金融商品),他們也不會向銀行借款投資,所以台灣也不會有太多的GDP成長。
新一代的年輕人,或許安逸慣了,擁有強烈冒險創業精神的人比過去少,讓台灣能拉升GDP的項目恐怕不多吧!

以下圖示,顯示台灣創投事業發展已經到瓶頸。
當然,創投課稅是其中一大原因,但是跟整體資本市場環境、政府政策定位也大有關係。
試問扮演創投角色的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,這些年主其事者變化了多少、又新增投資多少公司;主管機關從財政部改到國家發展委員會,暸解創投的本質?外部監督單位是否過度監管,削弱它可以發揮的能力?

老話一句。
為政者,應有策略與謀略。
擬定策略時,需要有經驗、有目標、有想法、有遠見...。

擬定謀略時,需要有智慧、有技巧....。